現代人到底缺不缺營養?很多人說 “現在生活這么好,哪還需要補充營養啊!
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看似“營養過剩”的表象下,卻可能隱藏著更需重視的“隱性饑餓”問題。
理論上講只要飲食種類多樣,就能得到營養。但是現今,受大棚農作物、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環境污染、生活壓力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影響,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總體不佳。

慢性病大都與營養缺乏有關
現代醫學發現,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肥胖癥等都與人體營養元素攝取的不均衡有關。最常見的隱性饑餓包括缺鐵、鋅、硒等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等。
而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一時難以察覺,因此很容易被忽視。但如果人體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及必需的礦物質,或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過度攝入的狀況,就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甚至導致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這一現象稱為“隱性饑餓”。就像肥胖的人往往不是營養過剩,很可能只是脂肪過剩!
遠離慢性病,別忽視硒營養的補充
慢性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其中以心腦血管病和肝、膽、胃等慢性疾病的復發或加重為多。而微量元素硒從抗氧化、和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方面對慢性病有一定的幫助。
從目前的研究看,機體硒營養的長期缺乏,會直接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與發展。硒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在體內發揮生物功能,其中提高免疫、抗氧化是其最重要的兩大功能。那么我們滿足機體對硒的需求,是有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機率的。
所以生活中,慢性疾病患者在進行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治療的時候,別忽略補硒保健。研究人員指出,硒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我們應該像每天必需攝入碘、蛋白質和維生素一樣,每天攝入足量的硒元素。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weight: 700; text-indent: 35px;">(文章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