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硒水平評估通常以血液、尿液、頭發等組織的總硒含量作為指標:跟土壤、膳食中硒含量、疾病狀態等都有關系。
血硒、發硒、尿硒測量之間的異同
人體硒水平一般通過血液、頭發、尿液等組織的總硒含量來評估,其中血液、尿液的硒含量可以作為人體硒水平的監視器實時監控,會隨著每天攝入硒的含量以及硒制劑進入人體消化道的時間變化而實時變化。由于發硒的生長過程相對較長,其代表的是機體一段時間內的平均硒水平,作為長期指標相對穩定;另外,由于其樣本采集方便,不易對被試對象產生干擾,可以做動態監測等優點,在人體關于硒水平的研究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血硒水平與癌癥總死亡率呈負相關,低硒地區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的發病率明顯高于高、中硒地區。癌癥患者組織硒水平顯著低于正常人,而酗酒者肝臟硒水平最低。可見疾病以及乙醇都會影響體內硒的水平。
人體硒水平低會引起哪些問題?
缺硒會產生很多地方病,如1935年在我國黑龍江省首先發現的克山病、以發育期兒童軟骨變性壞死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關節畸形的大骨節病。當地內外環境缺硒與兩者發病密切相關,硒水平越低,病情也就越嚴重,硒水平與病情呈顯著負相關。硒與白內障也息息相關,缺硒易致白內障的發生。低硒的攝入增加了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圍內補硒有望降低癌癥的總發病率)。總之,人體硒的缺乏能在不同組織中造成結構、生理功能的異常。補充硒能夠防止此類異常并使失常的功能及結構恢復正常。(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