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是豆科葛屬植物的根,在我國分布廣泛,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是一種重要的藥食同源植物。
葛屬約有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35 種,我國共有12 種,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部、中南部至東南部的山地和丘陵地區。
我國的葛屬植物包括三裂葉野葛、小花野葛、苦葛、須彌葛、葛(原變種)、葛麻姆(野葛變種)、粉葛(野葛變種)、密花葛、黃毛萼葛、食用葛、峨眉葛和大花葛。
葛根的藥用功能在很多書籍中都有記載,始載于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脾、胃、肺經,具有解肌退熱、通經活絡、升陽止瀉、解酒毒等功能,是一味傳統中藥材。
《中國藥典》 自2005年版起將葛根分別列為葛根、粉葛2個品種。《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定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習稱野葛。而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習稱粉葛。
研究發現,葛根與粉葛化學成分非常相似,在臨床應用中均作“葛根”使用,且同屬其他植物在國內部分區域也作中藥葛根使用。
葛根中含有淀粉類、黃酮類、葛根苷類、香豆素類、三萜類和三萜皂苷類及其他化學成分。有效物質主要集中在根部。
葛根素是功能研究較多的化合物,也稱葛根黃素,是異黃酮類衍生物,具有退熱、擴冠狀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的治療。
葛根可以改善糖代謝,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作用。葛根主要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和保護胰島β細胞發揮降糖作用。
葛根還可在防治糖尿病血管病變中發揮明顯作用,可改善血管炎癥和氧化應激反應。葛根提取物對改善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也可發揮顯著作用。
關于葛根的解酒及保肝作用,研究發現飲酒之前適量飲用葛根飲料能起到一定的防醉、解酒的作用,可有效避免或減輕酒精造成的急性肝臟損傷。
葛根中的葛根素可以改善線粒體功能,緩解肝纖維化和肝毒性,起到保肝護肝的作用。葛根保肝茶對某些藥物所致的藥物性肝損傷也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本草經集注》曾云:“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如今葛根已被列入我國衛健委發布的《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
(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刪除)